老壶是附有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的茶壶,为全手工制作,更具工艺性,从年代上划分,我们以民国以前的出品作为一个阶段标识。
紫砂壶的断代和辩真,比起书画、瓷器等文物,要复杂一些。这主要是因为紫砂陶的时代风格和艺术特征区别不明显。
明代的紫砂壶,至清初已极为珍贵,现今广为人知的可靠的“明壶”,基本上都是墓葬出土的壶,如吴经墓葬壶、时大彬的几把壶,均散藏在国内外的博物馆中。从典籍记载以及实物来看,这些作品的造型大气、沉稳,但用泥不够纯净,工艺水准也不如清代精细、严整。
已故紫砂大师顾景舟,对19世纪中叶以后至20世纪初期的仿古作伪问题有独特发现和感受,兹录于下,有助于对老壶、古壶的识别:“凡是意仿明代作家类型的壶,无论在技艺上、泥色上都是远远超过历史原作,因为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事物是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更是长足地提高着,所以将摹制品与明代传器相比较,都显出后代摹仿品的优越水平。至于清初延至中期的几位杰出的大家,如陈鸣远、圣思、邵大亨等的旷世佳作,不管复制者技巧多么精工,总觉得在神韵上有所不逮,不免宥于玉与燕石的差别。但是这类作品流传至今日,一旦偶为好事者所获得,当然还是很有赏玩珍藏的价值的。它应当区别于现代的假冒伪造的赝品,亦更异于近年出现的借图谱伪造再仿的技低质劣产品的假中之假,用以自欺欺人,好事者诚然不可不千虑慎辩,以免受骗上当。“
明代茶壶的款识,其署款多为刻字,即在泥坯尚未干燥时,用毛笔写好,再沿笔迹用双刀刻成。这些款字,并不一定是作者自己题写的,例如“陶之中书君“陈辰,就为许多茶壶作者题款;这类款识,刀味笔意兼有,光从字迹上实在无法区别出制壶者来。
明末清初,茶壶出现了刻字和印章并用的款式。至清,刀刻名款而不用印章的情况就少见了。
老壶,附有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的茶壶,首先要注意的是“断代“的问题。之前我们提及的历史上的著名艺人,就是试图考证其比较准确的生卒年代或生活年代,及其工艺手法、施艺特点,以便判别其作品的可靠性。
这里需要提醒,遇到这一类茶壶,要慎之又慎,格外提高警惕,因为东西稀少,年代久远,价格自然不菲,稍一不慎便会上当受骗。
有关孟臣名款的小壶及“宜兴惠孟臣制”长方印款的壶,代代多有出品,其名字已经不是一个印款,而是一个品牌,一种款式。其断代方法,虽不易确切论断,但《宜兴陶器图谱》提出了几个细节特征,供参考:
1)形制大小。明晚的小壶并不小,很少有低于140毫升容量的,若在60毫升以下,大部分是清末以后的作品。
2)做工的精细。孟臣壶‘浑朴工致兼而有之’,不太可能过于精工。清初壶内底面均不以竹刀修刮,嘉、道以后壶内才艺竹刀修刮。
3)盖唇的长短。道光以前壶的盖唇不长。朱泥的壶盖内有“水平”的字样,最早为道光十三年。
4)清初早期的小壶,把圈的位置较高,有向上提的感觉。
5)朱泥壶在雍正、乾隆时,曾有部分作品以化妆土作表皮,以致颜色略有不同。若有仿制者知道了上面的说法,又按上面的规范来仿制,那我们又得另具心机了。
我们在上面说过,紫砂手艺的传承,是徒弟从临摹经典作品和老师的作品入手的,一些模式,世代相传,就成为传统壶样,几乎每个从艺人员谁愿意仿就仿,从而形成一件传器有多人制作仿制并流传的现象。上世纪初期,仿造陈鸣远、杨彭年、陈曼生等人的作品较多,并请擅长仿刻印章的人复制印记,这些作品,流到香港和海外的比较多。有些造假者技艺低下,对被仿冒的名家又缺乏研究,这类假货不难识别,但有些技艺高强而尚未成名的高手,他们熟悉、掌握某些名家的特点,进行“高仿”,就比较容易迷惑人。
壶的样式也可以作为断代、鉴定的某种依据。如创新样式,只有后辈的作者才能仿造;早于原创者的作品,无疑是不真实的。再如以松、竹、梅入壶的作品,在明代几乎不可能,而鱼化龙壶是邵大亨首创,大亨以前的作者就不可能有这种式样的茶壶。
从泥色上判断。紫砂泥无真假之分,只有好坏之别。陶土原矿分布层面,一般分架头泥,乌泥(属高温耐火的泥)、夹泥(做大缸用的泥)、中槽泥(属普通紫砂泥)、段泥(本山绿泥)和底槽泥(又称底槽青,属最好的紫砂泥)等层次。蕴藏在下面的底槽泥最好,烧成呈色更丰富,俗称“水色好”。天青泥(历史上公认为最好的紫砂泥)据说出在丁山“大水潭”宕口内,因挖到了地下水,现已成为一水潭,故以后就没有这种泥色了。天青泥的历史作品,只见诸杨氏、邵大亨的作品,一般作者的茶壶上没有这种泥色。现在一些人炒作天青泥,恐怕是他们从没有见到过这种泥色烧成前后的色彩效果。中槽泥制成的作品烧成后偏红色,段泥烧成后为浅黄色,上海人称“奶油黄”,前人在本山绿泥中添加紫泥,中槽泥添加本山绿泥,烧成呈黄红色的橙色,底槽清添加本山绿泥,烧成呈古铜色,后人又在制作的泥色中加氧化剂,呈色就多种多样了民国初期以前的作品,泥料中一般不加氧化剂,壶色是自然烧成的,例如墨绿泥色的明、清老壶,就不可靠,因为墨绿色是紫泥中加入氧化钴而成,在明清时代是不可能的。黄龙山整个矿区,各岩石出来的紫砂泥也有品质上的不同,愿意在泥色上作更多研究的人,要使自己有这方面的经验,还得经常与老壶有更多接触的人切磋,才能有个断代标准,而不能听信在原料上故弄玄虚的是是非非的说法。
从“包浆”上判断。紫砂泥是“双重气孔”结构,烧到恰当的温度,表面就有一种和润的光泽,俗称“水色”。使用日久,茶汁渗透壶壁气孔中,是壶色逐渐变深,加上茶汤、茶油的作用,使壶在表面形成一层亚光,人称“包浆”,这种自然形成的包浆是很难清除的,因此,真正的古旧老壶都会有这样的外观,而人造的包浆,只要用手指甲剔括或用开水清洗都是很容易脱落的。
壶中的茶锈,自然形成的,干燥情况下壶内壁有层薄薄的不均与的吸附层,呈灰白和黄褐色,沸水泡如壶中后倾倒出来的是淡茶水,有茶色、茶香,而人造的茶锈,往往是壶内壁满布黑色。做假老壶的办法之一就是养出茶锈来,造假者把新壶通过“茶老头”天天泡,好似专职养壶,以此养出茶锈来,故提醒收藏者也要当心。
制陶人的声名越大,买者越要小心,要看壶的颜色,看器物的造型和手工,另外还要看里面有几个孔,民国以前的壶多数是一个孔的,后来变成多孔,用来隔茶。20世纪70年代效法日本茶器的孔,像半个高尔夫球一样。这种方法只可以用于普通中型和大型茶壶,小壶永远只有一个孔,高身茶壶就会有比较多的孔。若是知道以上造假的规律,你又要多个心眼了。
1958年至1959年“大跃进”期间,领导的口号是“一步登天上大学,三天学会高级工艺师”,十四五岁小儿童多来学徒,一下子收了上千人,工场你凳三班制,天天“摆擂比武”。产量迅速扩大但质量却直线下降。老艺人出样的“双线竹鼓壶”、“牡丹壶”、“蛤蟆莲蓬壶”等,经徒工大量仿制(可以以高产值统计出“放卫星”的经济效果),成质次价高的“劣质高档工艺品”,这些壶表面加工粗糙,只有大概的器形轮廓,后来这些壶又相当一部分流入社会,在地摊上、庙会上被充作古董出售,收藏者应注意。
有些商品老壶年代久远,保存不够完好而出现残次现象,对这样的茶壶,一般来说,不具备历史文化价值的次品壶,就没有什么收藏意义。
我们在民国诸家的介绍中,已着重介绍过程寿珍、俞国良、范鼎甫、范大生、冯桂林、李宝珍、陈光明、汪宝根、蒋燕亭等人的经历和艺术特点,收藏者对于他们的作品可参考了解。
我们在收藏爱好者的接触中发现,我们常常收到名头低于以上档次,或被历史遗忘、忽视的一些陶工所作的作品,这些作品往往同样具有收藏价值与欣赏意义。
在此顺便讲一下,市场上卖壶的人中有以敲茶壶的声音来辨别真伪紫砂泥的,这是个骗人的做法,我们以前在检验普通商品紫砂壶时,以盖敲身是从声音中听辨正品是否有开裂的毛病,凡高档的壶从来没有人敢以盖敲身,这不是检验紫砂泥真伪的方法,更有甚者,在无锡旅游区,有人把紫砂壶往地上丢,以开裂与否来辨别是否正宗紫砂泥,真是荒唐。
紫砂学堂
微信 | zisha51
立志帮助100000壶友深入了解紫砂行业
紫砂学堂是由北大人创建的专业的紫砂知识分享帐号,立志帮助100000壶友深入了解紫砂行业,帮助壶友学习紫砂相关知识。壶友们想了解更加深入的内容可以添加紫砂学堂微信zisha51,紫砂学堂会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内容,也可以加壶哥微信:zhaoxinace和壶哥交流紫砂文化。
18新款豪华转马 游乐设备旋转木马广场游乐设备
150公斤焊丝桶 250kg焊丝纸桶
PVC线槽
高硬度耐磨纳米涂料 化学防锈防腐涂料
金句流浪汉走红是怎么回事?抖音流浪大师真实身份揭露
徐秀棠论老茶壶的鉴别与收藏
家政保洁,美家美邦家政保洁受到了业界的高度赞扬
激光对中仪E180
江苏工业用保鲜膜厂家,PVC保鲜膜生产厂家
重磅!普森集成灶全国联动活动中奖名单出炉!
高精度镁铝专用平尺 镁铝合金方筒型检测平尺
高空作业车和升降平台的使用注意事项|宝安优质高空车出租
天然气管道国标碳钢法兰厂家√湖南娄底
绿松石紫罗兰是什么?紫罗兰有没有盘玩价值?
盆栽芍药“这么养”,花开爆盆!
吴县多利卡加油车厂家直销
做净之源净水器有前景吗?
鼎尚雅图钻石画高贵尽显 满满时尚浓浓爱
M4铝焊钉 铝种钉 螺柱焊钉 铝合金焊钉 螺柱焊钉 现货供应
供应A351WC9圆钢A351WC9性能介绍A351WC9锻造圆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