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记录我省自然人文地理风貌,为历史留下完整的视觉档案
长寿镇,是平江县东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处汨水上游,西距长沙130公里,现辖51个村,3个居委会,面积2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78万。
长寿地名的由来
据清《岳州府志》和清同治《平江县志》载:宋理宗淳祐年间,此地同时有张袁氏105岁,邓黄氏103岁,魏测100岁,知县王有光将此事上奏朝廷,朝廷赐名“长寿里”。
民间另一传说是,元朝末年,此地有一位名叫翁伯闻的老人,在他做80大寿时,一位道人赠一锦囊, 嘱咐他说,100年后你遇到贵人时拆看。时光茬苒,100年后老人做180大寿,适逢哲人刘伯温从江西访贤路过此地,听说有如此高寿之人,欣然前往祝贺。老寿星见刘气度不凡,认为就是贵人,遂将锦囊取下交给刘,刘拆开后见上面有四句偈语:“寿高三甲子,眼观九代孙,若问送终子,浙江刘伯温。”老人听罢掀须大笑而逝,刘伯温遂将此地取名为长寿街。
如今长寿地方有许多长寿者,如李鼎生104岁,俞生冈113岁,郑成就99岁,吴国杰99岁,张迪生97岁,熊拔湘96岁,吴光朝97岁。如今健在的老领导张震、方强、李锐以及本地的熊意中、肖俊德、方霞阶、吴信恒、周林石等都是90岁以上高龄。2007 年统计,全镇90岁以上老人共有140人左右。
秦汉以后,长寿镇隶属荆州汉昌县。宋时受封为长寿里,元明以后称长寿街,民国时一度与木金乡合并称金寿乡。解放初设平江县第三区,后改称长寿区。1995 年撤区并乡建镇后,现辖原长寿镇、邵阳乡、桂桥乡、长寿乡,长寿街系通称。这里山川秀丽,气候温和,沃野平畴,物产丰富,民风淳朴,古迹众多,是有名的长寿之乡,将军之乡,也是传奇之乡。
古迹众多
长寿镇历史悠久,宋元以来经800多年时代沧桑,留下过许多历史陈迹。明清时期属平江县,在此期间,镇内各种建设众多。
石拱桥两座,河南桥为汨水源头第一座石拱桥,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两端有石狮4只,后铸铁塔一座。桥下有石码头,是长寿水运交通、物资聚散之处。西溪桥,建于乾隆四十九年,为山上屋方杨氏所建。建桥之后其剩余材料即在桥边建西溪庵。
防御建筑有寨堡16座,羊公寨在马嘶村,清道光年在此挖出铜器等物。白棉寨,南宋建炎元年,刘忠抗金据此4年。燕崖塞,刘忠之分寨。铜鼓寨,也是刘忠抗金的据点。丰和寨,上有古寺,在丰和村。西寨,为乡人避寇处。长崖寨,下险上平,有水塘,可容万人,在复建村。密崖寨,在毛湾。
碉堡三座分别在朝佳山、黄土潭、道义洞。
长寿老街原有朝阳门、澄清门等4门。
宗祠7处,吴氏宗祠,在上街原称附马府,建于唐代,至宋代改为吴氏宗祠,现为民房,后新建宗祠在雅港。刘氏宗祠,在老衙巷,后改为仓库,门额犹存。黄氏宗祠,在金龙村,建于1902年,天井中有英女王赠罗汉松,为时任武汉兵工职校校长黄继平所栽。
寺庙建筑,西溪庵在西溪桥畔,清乾隆时建(现改为住房)。华盖寺在上街,1959年改为印刷厂。万寿宫,原江西会馆,清同治年间由江西籍人士所建,前后三栋,前为戏台,中为许仙殿,后为佛堂。民国时期开办旅平小学,现为银行和医院。天后宫,福建籍人士建的同乡会馆,现为工商所。太尉庙,建于明末清初,为纪念康茂才治河而建,原有八角大戏台,后改为仓库,原址犹存。上市庙,原为延寿寺,始建于明代,清道光年间改为上市城隍庙,供城隍麻衣孝子,有戏台。抗战时期被日机轰炸,现上市庙为20世纪80年代重建。其他有七仙庙、祖山庙、 杨泗庙、永乐庵、增福寺、北禅寺、万庆寺、洞仙寺、西竺寺等计约40处,现大多已毁。
山川地胜
长寿地理条件优越,山灵水秀,东高西低,气候温凉相济,是一块风水宝地。
汨水源头四大矶,分别是石潭井、道义洞、陡壁、钟鼓湾。形同四只覆船。古人称,是四大矶镇守住了长寿的一方财富,使之成为风水宝地。
三峰叠嶂 昌江八景之一,华盖峰、席帽峰、道石峰,在长寿与木金乡边邻之地。
穿崖 在与木金乡接壤处金坪村,有道岩观,九老祠,七星井,老龙潭,相传为许真人赶孽龙所过之处。
仙姑崖 在塘口村和马嘶村相接处,有一线天、照天烛、仙人下棋等景点,为当年红军活动之地,又称“红军营”。
九曲清溪 是昌江八景之一,地名曲溪。距长寿30里的黄金水库,容量1亿立方米,称”高峡平湖”。
山枣岭 传说中的昭关,伍子胥曾经过此地,现有古城墙遗址。在南桥乡,当年为吴楚分界。
禹王碑 在虹桥幕皋山上,当年夏禹治水到此。
物产丰富
长寿四面环山,中间一片盆地,纵自赤溪至七里山,横从九岭至邵阳,平畴旷野,皆是锦绣田园。
自前清至民国,茶是主产,仅茶行就有40多家,还出产平术、豆子、小麦、食油稻米。距长寿20里的黄金矿盛产黄金, 有300多年历史,清乾隆年间为全盛期,称日产黄金73市斤。单是卖肉屠凳就有48条,矿工们的生产生活,物资全部由长寿街供给。
长寿产茶历史悠久,是平江县内最早的茶市。清光绪年间,自长寿至浯口有数十家茶庄,采茶妇女不下两万人。
长寿红茶,当时每箱装50市斤,取名“龙凤茶”、“龙芽茶”。全街茶行年出境红茶达数万箱之巨。
每年3月至7月,河埠不下百艘木船运茶出境,其繁荣状况,被群众颂为“小南京”。
长寿“天生术”是中药平术的一种。
民国中期,长寿镇龚少云、方义新、陈甫全三家,把从黄龙天井山、幕阜山采集的天生野术种子,进行人工培植,加工制成”天生术”,按每五磅装罐,贴上牌号和商标,运往香港销售,龚家的牌号为“公记”,其商标上印有“长寿老人采药”图。其说明文字是:
本号采办黄龙天井、幕阜山天生野术,色黄肉热,性香味甘,加工精制,能在血补血,在气补气,祛湿化痰,开胃止渴,以及治疗伤癆诸虚症,服之立见奇效,请认明长寿老人采药商标,庶不致误。
方家、陈家的牌号分别为“九五福”“致中和”。天生术运抵香港,分由港商“寿草堂”等药材行承揽外销,随行就市成交。行家按成交金额收取“佣金”。继龚、方、陈3家之后贩运“天生术”赴港的,有吴竹舫、吴次湘、方砚清和彭欢泉等30多家。总计年销量约在300担以上,按每担价格400~600元港币计算(当时港币1元兑换银洋1.47元),每年可赢得港币15万元,约折合银圆21万元,既解决了药农卖药难的问题,又活跃了城乡经济。
艺术之乡
长寿经济繁荣,文化发达,艺术活动丰富多彩。早年有巴湘戏由前清时期的娃娃班,逐步发展,后走出平江到岳阳直至搬上银幕。民国时期到20世纪50年代,“岳舞台”在新华戏院挂牌上演几年。扎故事与牌坊也是长寿的“特产”。锣镲、唢呐在平江唯长寿镇的音韵最佳,溯其源头大约也有百多年的历史。还有皮影戏、木偶戏、花灯,都是长寿镇乡间的传统戏种。
传统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华。长寿镇人独具慧眼,于改革开放之初,即成立西溪诗社,继而改称长寿镇诗书画协会,集长寿镇文化人士40余人开展活动,创办刊物百期,作品万余件,有10位会员出版了个人诗集。长寿镇因此被授予“群众文化艺术之乡”。
长寿镇又是楚文化发源地之一, 蓝墨水的上游汨水之源,其书面语与口语,至今保留着古汉语的特色,与诗词声韵和字典编汇相一致。
注:文章来源于《湖南古村镇》李渔村 李仕铭 著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专业生产名片盒 名片夹 不锈钢名片盒 铝名片盒 pu名片盒
情侣创业开伴渔笙小海鲜快餐连锁店有潜力吗
肥东县生态木吊顶天花5075哪家好
ar儿童乐园共多少品牌 哪个品牌好
MGC Token区块链开发
大美湖南绿行三湘 湖南古镇之平江县长寿镇
派克 PV180 液压泵 维修
蜂巢迷宫制作厂家出租出售
吴中店面门头装饰设计模板批发价格实惠
开仕比客大鸡排加盟店要多少钱?到底赚不赚钱?
sina微博推广引流公司排名,营销杰作,博洋软件
新手创业选择海尔净水器加盟还是四季沐歌净水器加盟好?
儿童节带孩子去你好猴子儿童餐厅 好玩好吃更开心
途虎养车的市场怎么样 加盟一共要多少钱
供应鞋架
盐城三维土工网垫,复合土工膜,聚乙烯土工格栅
BMPower开发最轻燃料电池堆
幕墙岩棉复合保温板的注意事项
组合式不锈钢水箱制造标准及板厚规格参数
钦州替写立项申请书项目市场前景广阔